自由舞2024:
楊春江《異靈異性「自由空間天體樂園」》

21*–23.11.2024
晚上8時

24.11.2024
下午3時

*設演後藝人談

西九文化區
自由空間大盒


演出長約1小時,不設中場休息。

節目開始之前,請將所有響鬧裝置設定為靜音模式。

  • 含有裸露成分、高頻以及巨響效果。
  • 請勿在場內飲食。請勿攝影、錄音或錄影。
  • 需要坐在地上,請穿著舒適服飾。
  • 遲到人士須待適當時候方可進場。
  • 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。

分段

序幕
自由空間前廳 :投影影像

《未完成之作──當靈媒作為編劇》節錄
彭弘智

人體掃描
海潮

紙雕藝術
神父

天體:回到最初

自由空間:小宇宙

自由窿間──黑洞白洞。人影幢幢

對鏡:自己對知己

千秋

「人類一直都認為天上的星星和自己是有關係的,總覺得星的存在必有意義。星,本身是一種自然現象,而人卻將它變成為『星座』來對照自己的命運,又或者當我們抬頭仰望舞台上的演出者時,也把他們比喻為我們平時抬頭仰望天空的明星?

在現在這個時空的香港舞台,叫自己做自由身舞者其實是一個諷刺:如果身體是時代和地方的印記,他是被困於劇場要不斷表演的身體,他透過演出不斷尋找自己,或美其名為尋找另一個知己,即使在過程中不斷尋找也不斷受傷……所以一個身體越來越多傷患的舞者,甚至是討厭自己身體的舞者,還可以如何舞動?

當我的舞台世界崩塌,整個劇場空間的時間重新開始旅行至未來,已經死去的身體再次被喚醒,我好像不斷在提醒自己以後要和身體與痛共存,但我仍然希望與25年前的那個自己相遇,希望這次相遇,可以解讀為療傷和痊癒。

我哋點樣可以回到最初?」

零零星星。天体落元

與楊春江對談

楊春江分別於1999及2011年演出《靈靈性性──天體樂園》系列,今次三訪這部舞蹈經典,「自由舞」特別與他進行以下對談。

問:請介紹一下你自己。

楊:大家經常形容楊春江是一個半途出家甚至自學成家的舞者和編舞人。的而且確,我與香港許多其他舞蹈人非常不同,我不是演藝學院畢業,而是在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,主要學美術,主修西洋繪畫,副修中國音樂,均與舞蹈似乎沒有太大關係,但亦因為這些養分,令我的舞蹈作品很視覺化,美術取向比較深厚,亦慢慢衍生出後期的跨媒體和多媒體製作。另一特色就是,由於我並非與一群人出身自同一個學院,所以我做很多獨舞演出,因此我的作品許多都是關於我自己同為創作、編舞和演繹的人,我會怎樣說自己的故事?如何用我自己特別的身體說?甚至常常傾向一種自戀、自虐、自我陶醉、自我毀滅等,這成為我在舞蹈圈中一種獨有路徑或手法。

問:請談一談《靈靈性性──天體樂園》這系列的由來。

楊:最初我未學舞前已經編舞和創作,亦得到很多迴響和藝評人讚賞。到了1996年,當時我已做了兩、三年作品,開始認真考慮是否需要吸收一些國際的、學院的技術訓練,於是考了一個獎學金,去了荷蘭學習編舞和工作。1999年回港時,藝術中心舉辦舞蹈節,邀我做一個獨舞演出。當時這個邀請,給我一種「楊春江終於去學編舞、接受專業訓練回來、掛牌做正式演出了」的感覺,於是我有一個野心,想展現我這個由非學院派至吸收了一些學院手段後的身體,在擁有多媒體的背景下,如何做一個同時存在許多楊春江以及許多種媒體的小劇場舞蹈。當年數碼影像開始普遍,能以低成本自己影自己,拍出很多不同的自己,於是我決定製作一個舞蹈 × 影片的作品,一個人自己拍自己編,在一個小劇場內做很多「兩個我」的互動。

由於有此低成本技術,我可以做許多剪接效果,於是我做了自己與自己的雙人舞,例如當兩種不同的音樂重疊時,影像中呈現真人比例的我與現場的我,自己與自己跳舞。當時此作引起很大迴響。除了效果出色之外,這類作品亦相對較少,也恰好符合那個時代小劇場和跨媒體舞蹈的潮流,因此被認為是1999年的跨媒體舞蹈經典作品。

問:2011年為甚麼第二次演出此作?

楊:12年後,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希望推出一個經典作品重演系列,邀我重演此作。當時我想,重演是很難的,因為12年後我的身體質素和條件、想法、編舞的創作方向等都有很多改變,於是我說不想重演,但我想重做。這個作品的有趣之處,在於1999年影像中的那個我永遠不會改變,始終是那個三十出頭、身體年輕的楊春江,然而12年後我已四十多歲,我的身體不同了,現場的我是老了。於是我用回12年前的影像,在舞台上做一個12年前後的楊春江重遇。

當時場地亦從小劇場的黑盒劇場轉到演藝學院較大的戲劇院,可容納四百多位觀眾,因此亦會改變影像的處理。12年後,影像技術有了許多新的可能,這次亦由我自己拍自己跳的做法,變成邀請不同的媒體藝術家重新運用1999年原創影像,在新的地方、以新的技術和新的舞台經驗,創作一個大型的獨舞演出。

我也發現這個作品實在有趣,我應該每12年重演一次,在第12年、24年、36年、48年時,都在一個新的舞台上重遇1999年的自己,訴說一下這段時間我身邊發生甚麼事,以至香港和劇場的事情。現在已經過了25年,四分之一世紀了,非常感謝西九文化區邀請我演繹這個作品,特別是以「重新演繹時間」作為題材,因為這個作品跟時間很有關係,每12年我都會重新在時光隧道中與原本的自己相對,然後撞擊一些新的可能。

問:2024年的第三次創作,會有甚麼不同?

楊:今次來到「自由空間大盒」這個全港最大的黑盒劇場──我們一般認為黑盒劇場是最大彈性的,然而「最大的黑盒劇場」就很有趣了。如何在一個大的劇院中,做到小劇場那種彈性的效果?既要有小劇場那種靈活,又可做到大規模的投影效果?這對我來說是個新挑戰。因此我覺得這個作品一方面在挑戰「時間」這一題材,來到一個新空間後就涉及「空間」的題材了,我認為這很適合這次舞蹈節的主題:時間和空間的重新演繹。

這次我的創作方式除了運用很多新的技術外,亦有一個新的班底,令我的作品變成一個充滿現在技術、時間和空間的全新版本。今次的團隊就是新知舊雨,舊雨是我在香港非常熟悉的優秀藝術家,與他們進行深入交流;新知就是台灣的年輕藝術家,因為我們現在已是25年後的世界,需要找些很年輕藝術家一起合作,有些甚至未滿30歲。作曲家還會做現場音樂演出,有現場音樂的舞蹈特別刺激,那種能量會很好看。團隊有新一代亦有多年合作的,有來自香港和台灣,有不同年齡層,實現了跨媒體、跨世代、跨地域和跨學科的舞蹈演出。

問:希望這個作品帶給觀眾甚麼體驗?

楊:我覺得之前的兩個版本非常集中,之前提到時間上我的身體變化、時間上的衝突,在一個小舞台和一個大舞台去表現這個主題。至於今次,我可以賣個關子——這次是沒有舞台的,因為「變異」嘛,把舞台也變走了,那麼怎做演出呢?剛才提到如何在大劇場中做小劇場的事,小劇場的有趣之處就是有很多細微的變化也很吸引,例如一個角落也是一個舞台。今次有許多空間的元素發生在半空中,所以即使沒有舞台也會發生,有許多超乎想像的舞台運用,甚至連非演出的位置也會變成演區。

整個過程中,我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在舞台上跳一支舞蹈給觀眾看,而是讓觀眾經歷不同的空間,有許多視覺上的切入點,觀眾參與的行為亦為整個演出的體驗,而非只是聽音樂和看舞台上的動作那麼簡單。因此,這部作品不僅適合只喜歡看舞的人,而是從任何藝術的切入點,不同觀眾都可找到這個劇場有趣的角落,體現新的角度。

我常常覺得舞蹈不像戲劇那般具象、以文字語言來說一件事、一個角色、一個情況的起承轉合。舞蹈比較抽象,感動面往往不是從知識或知性層面來述說事情,更像是接觸觀眾的潛意識,讓人感受到生活中某種難以言喻、但在這種氣氛下又能到達的那個心情、那種共鳴。這種潛意識的接觸就像是去看心理醫生時,讓你躺下來談談最近的事,所以不需理性地述說,而是像做夢的狀態。這次的觀眾座位,會讓觀眾看空中演出,觀眾會以半躺、半做夢的狀態來接觸我的潛意識世界。這種經歷也能回到舞蹈那種直接觸碰觀眾潛意識的共鳴方式。這種實驗或是挑戰,我相信能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舞蹈觀看體驗。

藝術團隊

藝術總監及演出:

  • 楊春江

跨媒體編作藝術家:

  • 海潮
  • 劉銘鏗(神父)
  • 莊勝凱
  • 黃偉

助理編舞:

  • 曾稑宸

演出者:

  • 小丁
  • Ritsu Wu
  • Viv
  • Michelle Lai
  • 黃卓琦
  • 麥瑋翰
  • 鄧子豐
  • 楊子楷
  • 武劍英
  • Michelle Hery

製作團隊

監製:

  • 陳偉基
  • 郭嘉彤

製作經理及舞台監督:

  • 馬志恒

執行舞台監督:

  • 孔稜斯

音響工程師:

  • 陳冠宏

製作電機師:

  • 許穎恩

藝術家簡介

楊春江

藝術總監及演出

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,主修西洋繪畫丶副修中國音樂,後自習舞蹈並兩獲獎學金到荷蘭及英國修讀編舞。曾七度獲得香港「舞蹈年獎」(2000、2005、2009、2012、2013、2014、2020),兩度獲《南華早報》選為「全年五大最佳編舞」(2006、2008)及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舞蹈「新晉藝術家年獎」(2003)等。被歐洲芭蕾舞蹈雜誌《Ballet Tanz》年刊提名為「備受注目編舞家」。201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「年度舞蹈藝術家獎」,讚揚他在編、演、教、策劃、評論等各方面的成就及建樹。2020至2022年,經民主選舉當選藝術發展局舞蹈組主席及藝術評論組副主席。2020年亦獲香港舞蹈年奬頒發至高榮譽「傑出成就奬」。

海潮

跨媒體編作藝術家

海潮是香港藝術家,率先將沙畫藝術引入本地,技藝享譽國際,曾參與陳奕迅音樂錄像製作,令沙畫更為人知。海潮歷年與政府部門、跨國品牌、影視出版界合作,創作木偶、繪畫、舞台演出等作品,2016年起發展沙動畫藝術,首作《紅雞蛋》入選Brooklyn電影節和洛杉磯短片國際電影節等十個國際電影節,獲「2016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:最佳數碼娛樂」電腦動畫及視覺特效銀獎;2017年憑導演沙動畫《科漠.沙離》獲2018年加拿大國際電影節動畫界別新秀獎。

劉銘鏗(神父)

跨媒體編作藝術家

集立體書故事劇場創作人、紙藝藝術家及劇場燈光設計師於一身的劉銘鏗,二十多年來創作多齣糅合立體紙藝、光影效果及劇場美學的立體書故事劇場,並於2024年憑香港話劇團作品《從金鐘到莫斯科》獲第32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燈光設計。此外,他的紙藝作品曾於不同展覽展出,包括台灣新竹鐵道藝術村剪紙個人展「捏念」、the DOOOR藝術空間展覽「此地是朵泥」、Artspace K藝術空間「剪・紙特展」、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「香。校變奏──時光藝術展」等。

莊勝凱

跨媒體編作藝術家

莊勝凱是台北聲音設計師、配樂兼實驗音樂表演者,以自製錄音裝置、聲音採集、聲音設計等聲響融入聲音創作,藉以探討聲音創造的過程,以及聲音的多元和可塑性。莊氏近年專注非典型空間聲響演出結合Ambisonics技術,亦探索錄音帶音樂和物件聲音,並演奏模組合成器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合作即興展演。

曾參與台北雙年展(2024)、國際愛跳舞即興節(2023)、失聲祭(2020-2024)、雲門劇場樂舞跨域工作坊(2023)以及獲選臺灣聲響實驗室與法國IRCAM工作坊及演出(2022)、台中歌劇院新藝計畫《失序邊境》(2021),並獲2024雲門基金會流浪者計畫支持。

黃偉

跨媒體編作藝術家

黃偉於台北生活與創作,專門從日常生活觀察出發,將非日常的畫面帶入日常,創作影音展演、互動圖像設計,以及新媒體裝置作品,強調感知與感官體驗,專注運用電腦演算創作結合影像與聲音的演出。

黃氏曾在多個重要場合展示作品,包括失聲祭、台北白晝之夜。2021年入選台灣聲響實驗室「2020 CREATORS聲鬥陣:創作新秀進駐徵選計畫」,2023年應邀於東京TUNNEL TOKYO參與演出,2021年至2024年於FUTURE VISION LAB展出多項穹頂沉浸式作品,2024年其作品入選SAT Fest 2024媒體藝術節。黃氏曾於NAXS Future任職技術美術,負責研發遊戲引擎和3D軟件之間的交互使用,並嘗試各種跨領域合作。

陳偉基

監製

現為藝術策劃人及監製,以筆名「肥力」從事藝評及插畫工作。成立跨界藝術事業 FELIXISM CREATION,以策劃具創意及啟發性的節目為任,促成跨文化及地域的節目。2019年於英國倫敦金匠學院修讀創意及文化企業(劇場及表演專業)碩士課程。近年銳意開拓藝術圈與其他科技業務的連繫,創作及策劃多個體驗劇場及新媒體藝術項目,包括觀眾與表演者經歷半年連繫的《一人前、釀酒,隱遇山裡的酒神》( 2024);再構造劇場《郵差》系列(2024)、《女神》(2024)、 《魂端VR視像會議》VR及現場演出(2023)、《有你,故我在》(2021)、《她和他意識之流》(2018); Paprika Studio《少年馬可宇宙漂流記》VR體驗演出(2023);;英國Factory Irregular 虛擬體驗劇場《Together》(2019年布拉格四年展邀約演出);媒體播放及其他演出包括《海邊探戈的網絡森林》(2021)、《未來 藝術》(2021) 等。另一方面,2021年起陳氏亦策劃一個支持香港藝術家創作新形式演出的平台「想像力研究所」(2022、, 2024)。

陳氏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「藝術發展獎新秀獎(藝術評論)」(2015),現為「香港小劇場獎」評審,曾獲荷蘭、澳洲、北京、台北、廣州及香港等藝術節及政府藝文單位邀請為駐節藝評人,及為機構撰寫專題研究文章。2020年獲荷蘭藝術節邀請為全球六位藝評人之一,共同撰寫有關藝術節、藝評及當代疫情的文章。

委約及主辦

鳴謝

王惠娟 (C-LAB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)
林𧙗淵(台灣形體藝術家)
張京嵐(台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)
張志光(電影工作者)
天馬戲創作劇團
彭弘智
Momentus Circus Space

更多精彩節目,請瀏覽:

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