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:吉見 崚,由Kyoto Experiment提供

自由舞2024:
Florentina Holzinger《舞蹈》

13*–14.12.2024
晚上8時

15.12.2024
下午3時

*設演後藝人談

西九文化區
自由空間大盒

含英語及德語對白,部分設有中文和英語字幕


節目長約140分鐘,不設中場休息。

  • 節目開始之前,請關掉手提電話和所有響鬧及發光的裝置。
  • 請勿攝影、錄音或錄影。請勿在場內飲食。
  • 18歲或以下人士恕不招待。
  • 演出含有裸露、暴力,含性意味及自我傷害行為,並有閃光燈、煙霧及大聲量的音樂。部分場面可能令觀眾不安及反感。
  • 大堂設有休息區,供需要離開觀眾席的觀眾使用,觀眾可在適當的時候返回大盒觀賞演出。
  • 表演者經長時間及專人訓練,觀眾切勿模仿。
  • 遲到人士須待適當時候方可進場。
  • 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。

延伸導讀

令芭蕾舞再次女性主義化

文/ Anna Leon

「來吧,女孩們,將把杆拿過來。」Beatrice Cordua*經歷了漫長的芭蕾舞生涯後,站在Florentina Holzinger《舞蹈》的舞台上,帶領一堂芭蕾舞課。學生全是女性,按照她的指示進行蹲(plié)和小踢腿(jeté)動作。《舞蹈》是Holzinger三部曲系列的最終章,前兩部曲分別為《Recovery》和《Apollon》,透過作品回顧了歐洲芭蕾舞的歷史:在參照佐治.巴蘭欽(George Balanchine)的《阿貢》(Agon)和《阿波羅》(Apollon Musagète)之後,今次的作品以浪漫芭蕾(Romantic ballet)和仙女(Sylph)形象為起點,然而亦有延伸至後代劇目如《天鵝湖》(Swan Lake)。

Cordua在台上演出的舞蹈課與一般人期待的完全不同:教師是裸體的,舞者亦逐漸脫去衣物,課堂轉化為對學生陰道的高潮描述,更邀請她們「做老鼠舞姿」(do the rats)——這是對浪漫時期巴黎歌劇院年輕芭蕾舞團舞者暱稱的一種調侃。然而《舞蹈》越是偏離芭蕾的美學、越是對其進行挪用和去神聖化,就越接近這一歷史舞蹈形式所承載的原始現實。

浪漫芭蕾曾被女性化:在以女性主角為中心的故事中、在對女性明星舞者的崇拜中、在以女性為主的芭蕾舞團中,舞蹈中的女性特質備受頒揚敬仰。然而這種女性特質很大程度上卻是透過男性的凝視所建構——舞評人以近乎偷窺的目光細緻描寫女性舞者的身體,而富有的巴黎歌劇院贊助人得以進入後台,舞蹈會客廳的性交易市場也隱然存在,編劇則在芭蕾劇本中常讓女性成為悲劇受害者。

在《舞蹈》中,全女班的表演者已經學會了這一課。透過實時拍攝她們的動作和身體,舞台上的女性被鏡頭追蹤、被近距離注視、被轉化為可供觀眾觀看的影像。然而操作攝錄機的人亦是女性,而她的鏡頭不僅只為滿足窺視欲,還傳達了舞者的努力和專注、其肌肉的努力和付出。當芭蕾課結束後,表演者投入到Holzinger稱為「仙女研究」的活動時,任何受害者的身份皆被抹去,因為這群舞者正在挑戰重力、疼痛、恐懼,以及精神和肉體障礙。

浪漫芭蕾曾被「神秘的他者」深深吸引:在多部浪漫芭蕾劇目中,人類居住的熟悉環境與超自然仙境之間形成了對照,而許多浪漫芭蕾舞劇的女性角色都居於這種奇幻的大自然環境中。這些角色可能是迷人的生靈或是被施魔法的生物,例如「薇麗」(Wilis)和仙女,透過騰升的舞蹈和足尖技巧,讓舞者散發出輕盈和懸浮感;以複雜的舞台設計如暗門和滑輪系統,協助製造舞台幻覺,而舞者則冒著意外風險,在台上飛翔。浪漫芭蕾中的女性超自然角色,有時也像《仙凡之戀》(La Sylphide)中的馬奇(Madge)般,是女巫般的邪惡反英雄,這些角色借鑒了歐洲歷史上被迫害和折磨的「女巫」形象。

在當前女巫形象被女性主義重新挪用、生態女性主義把女性權利抗爭與大自然保育兩者結合的時代,《舞蹈》再次深刻地學會了這一課——而且學得太好了。在作品中段,舞台背景變成了森林畫面,表演者化身動物、生育動物或變成幽靈,以突顯她們並非完全人類的本質;一個現代女巫騎著電動掃帚穿越舞台。然而最關鍵的是這群舞者正在奮力抗衡重力,追求飛翔:或透過足尖舞步,或使用繩索和配重裝置,或攀上懸吊的電單車上。仙女服裝會於肩胛處附有翅膀,而Odette(註:《天鵝湖》女主角)則輕盈地擺動手臂,從肩胛處向外展開以模仿天鵝之姿,兩者都顯得飄逸美麗,卻把為了擁有翅膀和飛翔所需的努力都隱藏其後。在《舞蹈》的結尾,一位表演者真的把機械翅膀扣連肩胛,把飛翔所需的努力、痛苦、決心和力量顯示出來:在這裡,芭蕾不是幻覺,而是非常真實的存在。

*在香港的演出場次,這個角色會由Claire Philippart飾演。

原文刊登於https://tqw.at/en/making-ballet-feminist-again-anna-leon/(2019年10月5日)

有關Anna Leon

Anna Leon是舞蹈歷史學家和理論家,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修讀心理學和哲學,並於法國巴黎第一大學修讀藝術哲學。她在薩爾茨堡大學完成了舞蹈研究的博士學位,論文題目為《多重故事。擴延編舞與編舞歷史》(Multiple Stories. Expanded Choreography and Choreographic History)。

研究以外,她亦在不同場合教授以實踐為導向的舞蹈歷史和理論,並偶爾擔任劇場構作。

作為《舞蹈》的理論家和研究者,她撰寫這篇介紹旨在讓觀眾初步了解浪漫芭蕾的歷史,並為作品中由當代仙子所帶來的顛覆元素做好準備。

與Florentina Holzinger對談

挑戰芭蕾!──從《仙凡之戀》到《舞蹈》

文/丘思詠

「芭蕾……一種我一直感到被排除在外的東西」

「我對芭蕾如此癡迷,因為這是我一直感到被排除在外的東西。」38歲的Florentina Holzinger回顧她與芭蕾之間的關係。這位奧地利籍的舞蹈家是當今國際舞壇最受追捧的編舞家之一。這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堅定了她「創作芭蕾」的決心。因此,她利用芭蕾大師如瓦斯拉夫.尼金斯基(Vaslav Nijinsky)和喬治.巴蘭欽(George Balanchine)的作品,作為她研究、調查及對話的對象。Florentina將巴蘭欽的《Agon》和《Apollo》轉化為她的創作《Recovery》(2015)和《Apollon》(2017),她仔細審視了巴蘭欽作品中展示的運動員及極限的身體,並將這些與身體殘害、武術、健美、鬥牛等元素並置,形成了她自己的風格。

在《舞蹈》(2019年首演)中,她將注意力轉向浪漫芭蕾,當中的「身體」和「飛行」兩個元素令她非常感興趣。浪漫芭蕾繼承了十九世紀初的古典芭蕾,拒絕了古典秩序,崇尚自由的個人表達和想像的空間。

「浪漫芭蕾很注重透過足尖鞋實現飛行,身體的伸延使它違抗重力,顯得如同飄浮般輕盈,製造了飛行的幻覺。」Florentina解釋道。足尖鞋的發明,令表演者在長期訓練中流血流汗,令她著迷。

這時期的另一項發明「特技芭蕾」也引起了她的興趣。Florentina解釋說,這發明「與舞台機械的發展關係密切,由實際的火焰到煤氣燈等等」,使演出可在舞台上創造幻覺,「因此芭蕾舞演員會懸掛在繩索上,當然這會導致很多意外。」她亦在現今電視和電影的特技行業中找到相類之處。而這些都是她一直感興趣,並多次融入自己作品的元素。

浪漫芭蕾故事的敘事也是吸引她的另一面向。「我認為這些早期浪漫芭蕾作品的敘事既有趣又滑稽、模糊且怪誕。當然,很多迪士尼式的敘事也從此而來。所以,總有女巫、公主和王子。」這些短暫存在的生物、仙女、自然精靈、不死之身都為她的創作提供了靈感。

Re:時間和空間

在所有浪漫芭蕾劇目中,Florentina選擇了於1832年首演的《仙凡之戀》(La Sylphide)作為《舞蹈》的藍本,將這部近二百年的芭蕾舞劇以全新視角展演。《仙凡之戀》的故事並不重要,但其結構和元素卻為重要。

與《仙凡之戀》的兩幕結構相似(第一幕設在現實的農舍,第二幕發生在幻想的森林),《舞蹈》的第一幕設在「城市場景的芭蕾課」中,讓大部分觀眾可以連繫;第二幕則讓「超現實的事情發生,我們真的、非常有誠意地嘗試飛行。」Florentina解釋了她如何借用歷史結構進行創作。她在兩幕之間亦加入了「divertissement」(在歷史的芭蕾中很流行的間場娛樂環節),一方面為了解釋對舞劇的研究,另一方面讓觀眾為刺激的第二幕做好準備。

「飛行」仍然是Florentina在《仙凡之戀》中感興趣的主要元素。「我真的很想不停探索這個懸浮的主題,」她興奮地說道。她因此發展了所謂的「仙女研習」(sylphidic studies),探討如何通過不同的裝置使人懸浮在空中,由顯而易見的足尖鞋、懸掛系統,到那不太明顯的懸掛摩托車、頭髮甚至自己的皮膚,探索劇場空間的每一個空中角落。這種激進的懸掛不僅提升了表演者的物理身體,還可能躍升了觀眾的心理空間。

攝錄機的「眼睛」擴展了另一個空間,把身體最隱秘、最私密的部分放大,讓這種男性凝視(或現在的全性別凝視)變化為新的維度。它亦將觀眾帶回歷史──古時芭蕾常與色情和性交易聯繫在一起。

此外,Florentina超越表面,進行更深的介入去編排身體內部的生態。「作為藝術家,我喜歡編排形式,但我也喜歡編排身體內部的一切。對我來說,舞動的身體不僅僅是它表現出來的形式,也還有一切我們看不見的內部,所以把這些也包括在編舞中是理所當然的。」因此,血液和體液也是藝術家的編舞之物。

在《舞蹈》中,Florentina帶你從過去走到現在,從地面到空間,從身體外部到內部。

「對我來說,擁有不同的身體很重要」

「當我還是小女孩時,芭蕾舞演員是美的象徵,也是女性的理想典範,當然這與現實相去甚遠,」Florentina解釋道。因此,她決心深入探討這些女性特質的概念及舞台上女性身體的呈現。

困擾著她的還有舞台上對某些特定身體形象的排他性。基於她個人的芭蕾經驗,「談論舞台上某些身體形象的排他性也十分重要,尤其芭蕾常以類型化著稱──一種特定的身體……身體類型、種族,甚至某程度上的階級因素。」Florentina試圖挑戰這些常規。

「對我來說,(在舞台上)擁有不同的身體很重要。」因此,在《舞蹈》中,身體的包容性非常重要。「每個人都有權站在舞台上,」Florentina強調。她現在的演員由29到62歲不等,體現了她的承諾。實際上,當《舞蹈》首演時,她邀請了Beatrice Cordua──第一位在約翰.紐邁亞(John Neumeier)的《春之祭》(The Rite of Spring)中裸體的芭蕾舞者──在她八十多歲時擔任劇中的芭蕾舞導師。

「如果沒有遇到當年八十多歲的芭蕾舞者,我是不會創作《舞蹈》的,」Cordua是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,Florentina解釋道。「我真的非常喜歡與老年人合作,因為他們有長久的生活及職業經驗……她可以協助我們在芭蕾這話題上進行探討。」這樣她們就不是「抨擊」芭蕾,而是為芭蕾進行非常深入的分析並分享當中的經驗。

除了老年人的身體,Florentina作品中的身體還來自古典芭蕾、馬戲團和雜耍(sideshow)/畸形秀(freakshow)(流行於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晚期,存在於馬戲團旁的小帳篷。觀眾可以體驗到鮮為人知、看似危險和令人不安的表演)。

當Florentina向其他人提到關於懸掛的想法時,「很多來自身體改造及身體穿孔界別的人來到我面前,說『我們一直都在做這些』。」當她看到他們通過自己的皮膚懸掛時,她驚訝地意識到身體離「飛行」有多近,這也是她想向觀眾展示的。

當Florentina被問及對演員施加的心理和身體挑戰時,她說在選角時已經挑選一些具特殊技能的演員,因此並沒有真正挑戰她們的心理或身體極限。「在表演的瞬間,某些東西看起來非常激烈或困難,但其實並不是……它可能看起來像是危險或很冒險,但我們實際上只是在玩弄幻覺。」

「我喜歡讓他們……感到有點痛苦」

《舞蹈》獲得雜誌《今日劇場》選為「年度最佳表演」和Nestroy戲劇獎「最佳導演」。作品在藝術界備受讚譽,並受到國際藝術圈的歡迎。五年前首演以來,它已進行了超過65場演出。

Florentina將劇場視為挑釁和創新的實驗場所,這一理念無疑吸引了她的粉絲:「我喜歡讓人思考得更多,而不讓他們理解得太容易,並對他們提出挑戰,甚至要讓他們感到有點痛苦……但同時,對我來說,他們被娛樂,享受當中的樂趣也十分重要。並且當他們走出劇場時,會感歎『嘩,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』,或『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樣的東西』。」

這種「嘩」的效果不僅吸引了歐洲藝術城市的觀眾,也吸引了相對「父權」和「厭女」的城市,如波蘭的克拉科夫和日本的京都,因為在這些地方,仍在掙扎中的女性可以從中找到解放。

那麼,你有見過這樣的東西嗎?你感到痛苦嗎?

藝術團隊

概念、演出、編舞:

  • Florentina Holzinger

表演者:

  • Lucifire
  • Renée Copraij
  • Lydia Darling
  • Florentina Holzinger
  • Annina Machaz
  • Xana Novais
  • Netti Nüganen
  • Suzn Pasyon
  • Claire Philippart
  • Veronica Thompson
  • Steffi Wieser

錄像設計、現場攝影:

  • Josefin Arnell
  • Jessyca R Hauser

音效設計、現場音效:

  • Stefan Schneider

燈光設計、技術總監:

  • Anne Meeussen

舞台設計:

  • Nikola Knezevic

劇場構作:

  • Renée Copraij
  • Sara Ostertag

指導:

  • Ghani Minne
  • Dave Tusk

音樂指導:

  • Almut Lustig

陪創人:

  • Michele Rizzo
  • Fernando Belfiore

理論、研究:

  • Anna Leon

服裝顧問、裁縫:

  • Mael Blau

製作團隊

舞台助理:

  • Camilla Smolders

技術總監:

  • Stephan Werner

技術助理:

  • Dörte Wilfroth
  • Koen Vanneste

假肢、面具:

  • 慕尼黑 Theaterakademie August Everding 的 Wigs, Make-up and Special Make-up Effects for Stage and Screen 課程學生​
  • Marianne Meinl

特技支援:

  • Haeger Stunt
  • Wireworks

特技指導:

  • Leo Plank
  • Phong Giang
  • Sandra Barger(Stunt Cloud GmbH)

管理和國際發行:

  • Katharina Wallisch
  • Giulia Messia(neon lobster)

巡演管理:

  • Moira L Sunter Garee

藝術家簡介

攝影:Elsa Okazaki

Florentina Holzinger​

概念、演出、編舞

Florentina Holzinger在阿姆斯特丹藝術學院的新舞蹈發展學院(SNDO)學習編舞。她的畢業獨舞作品《Silk》(2012)在維也納國際舞蹈節lmPulsTanz上獲得了Prix Jardin d'Europe獎。她的第二部獨舞作品《Recovery》(2015)是她對自己遭受的舞台事故的實驗性探索。此作批判性地審視了各種女性的再現形式,及女性身體的潛力。

Holzinger持續解構芭蕾舞的論述,創作了《Apollon》(2017)和《舞蹈》(2019)。《舞蹈》獲得雜誌《Theater Heute》選為「年度最佳表演」,和獲得Nestroy戲劇獎「最佳導演」。2020年,Holzinger在慕尼黑小劇場首演其作品《Etude for an Emergency》。2021年,她為Ruhrtriennale聯展創作了大型作品《A Divine Comedy》。翌年,作品《Ophelia's Got Talent》(2022)獲得了Nestroy戲劇獎「最佳女演員」(Saioa Alvarez Ruiz)和「最佳舞台設計」(Nikolas Knezevic),以及FAUST「最佳舞蹈表演」獎。2024年,Holzinger首個歌劇作品《SANCTA》首演。

主辦

支持

本演出獲Federal Ministry Republic of Austria – Art, Culture, Civil Service and Sport支持。​

由SPIRIT製作

聯合製作:

  • Tanzquartier Wien(維也納)
  • Spring Festival(烏特勒支)
  • Theatre Rotterdam(鹿特丹)
  • Mousonturm(法蘭克福)
  • Arsenic(洛桑)
  • Münchner Kammerspiele(慕尼黑)
  • Take Me Somewhere(格拉斯哥)
  • Beursschouwburg(布魯塞爾)
  • deSingel(安特衛普)
  • Sophiensaele(柏林)
  • Frascati Productions(阿姆斯特丹)
  • Theater im Pumpenhaus(明斯特)
  • Asphalt Festival(杜塞爾多夫)

支持機構:

  • O Espaço do Tempo(葡萄牙)
  • Fondation LUMA(法國)
  • De Châtel Award(荷蘭)

鳴謝:

  • CAMPO Gent
  • ImPulsTanz – Vienna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
  • Eva Beresin
  • Stefanie Leitner
  • Tanz-Archiv MUK Wien
  • Stimuleringsfonds Creatieve Industrie
  • Mochi Catering Vienna
  • Andres Stirn

資助:

  • Cultural Department of the City of Vienna
  • Arts and Culture Division of the Federal Chancellery of Austria
  • Performing Arts Fund NL
  • Norma fonds NL

更多精彩節目,請瀏覽:

主頁